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源考系列:馬王堆簡帛《五十二病方》祝由

圖片
現代祝由發展 在民國時期之後提及到的祝由實踐,大多離不開《軒轅碑記醫學祝由十三科》,以至於人們一說到 “ 祝由 ” 立馬聯想到的就是 “ 十三科 ” 。 實際上所謂的 “ 十三科 ” 不過是指元、明兩朝確立醫科的分類,即:大方脈科、諸風科、胎產科、眼目科、小兒科、口齒科、痘疹科、傷寒科、耳鼻科、瘡腫科、金鏃科、書禁科、砭針科。 此書以此方法分類,記載十三科有關的祝由方,實為近代總結的祝由。 內容最著名的包括:《軒轅黃帝祝由科》(大多為尚食結構與藥同用)、《天醫神書》(雨頭鬼腳、君藥臟藥藥結構、符篆與梵咒合用等特點)等。 有趣的是,許多現代的祝由使用了西醫的名詞,比如降三高的、糖尿病的祝由術,往往更受歡迎。 古代祝由發展 現代民間傳世的祝由大多只是基於《軒轅碑記醫學祝由十三科》改編,已經在電商平台上滿天飛,再加上一些地方民間創作自成一派,另外一些則是祝由伴隨著道教法教各派獨自發展的支派。 好比神秘學有分現代和古典流派一樣,在歷史長河中,《軒轅碑記醫學祝由十三科》也只是祝由的冰山一角,而除此以外還有什麽,過往講到的《變性方術史》其實就是一篇祝由發展史: 其中比較重要的,比如四世紀的《肘後方》。 原名《肘後救卒方》,東晉葛洪從自己的《玉函方》中取其日常所用的醫方所作。 “ 肘後 ” 便是於隨身攜帶,急救所用,居家旅行之必備。 梁代陶弘景為其增補,改名為《補闕肘後百一方》,也就是上回講到的,陶弘景看了佛醫後拍手稱讚,非要湊個 “ 百一方 ” 出來,但沒有實際作為。金代楊用道再增補,又改名為《附廣肘後方》,為現在常見的《肘後方》的祖本。 其特色便是:方便、簡單、實用、廉價。 七世紀的《千金翼方》是孫思邈所著。 成書於唐永淳年間,本是為了補充《備急千金要方》所編集,前二十八卷為藥方,僅有最後兩章為祝由方,也就是淘寶上常見的《禁經》。 《禁經》是早期少有的體系完整的祝由,包含清晰的持禁齋戒、禁忌、掌訣、符法、禁法,各項要求和規則,所以在中國醫學史上有著重要價值。 752 年《外臺秘要》,是王燾匯編的一本醫學著作,共四十卷,分 1104 門。敘述清晰,先列病源、病理、再敘各家藥方,含有部分祝由方,大多源於《肘後方》。 《聖濟總錄》是宋徽宗趙佶召集編撰,征集當時民間各家藥方和朝廷內府秘方。全書二百卷, 195-197 卷為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