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學】我以Rah之名,祈做你的悅詩風吟丨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神秘學】我以Rah之名,祈做你的悅詩風吟丨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Cast a cold eye ,
on life , on death ,
horseman ,
pass by .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神秘主義
大約自19世紀60年代起,歐美興起一股對宗教、神話史以及超自然現象和秘密法術的研究興趣。中古拉丁文秘學著作如埃里法斯·列維的《法術之神秘》和闊涅琉斯·阿格里帕的《秘術哲學》等被譯成英文,重新流傳於世間。稍後問世的馬克斯·繆勒主編的《東方聖書》(1891)則把包括多種中國道家經典在內的大量東方秘笈介紹給了西方。適時出現的所謂“新時代”宗教——通靈學更是得風氣之先。這種學說於19世紀70年代中期濫觴於美國,著重於通過個人修煉,徹悟自身靈性,進而溯及客觀現象之本質,它似乎無所不能,人人適用,其悟道過程似乎與文學創作的玄秘環節暗合,因而尤其為某些文人所熱衷。
神秘主義(Occultism)“神秘主義”一詞是從拉丁文“occulo”(意為“隱藏或隱蔽”)派生而來的
其實,號稱“集科學、宗教和哲學於一體”的所謂通靈學是一個東西方神秘主義的大雜燴:它兼容新柏拉圖主義哲學、猶太教密學卡巴拉、瑞典斯維登堡的神秘主義,以及印度宗教的智慧、古埃及和巴比倫的亡靈說、古希臘的多神崇拜等等。
其創始人之一,俄裔通靈學家海倫娜·佩特羅夫娜·勃拉瓦茨基夫人所著《伊西絲揭秘》(1875)和《秘密教義》(1888)二書更使此學說風行一時。這兩本書不僅廣泛涉及世界上各種神秘宗教和信仰,而且吸收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當時物理學和電磁學上的最新發現,從而暗示精神領域的進化也不是不可能的。
勃拉瓦茨基夫人的弟子、英國通靈學者阿爾弗雷德·珀西·辛奈特則著有《佛教密宗》(1884)一書,進一步推廣了這種以東方神秘主義為主的時尚。一時間,倫敦和巴黎等大都會湧現出名目各異的研習秘法的社團組織,似乎人人都在孜孜追求個人道德和精神的自修。而在愛爾蘭,保守的天主教擁有很大勢力,沒落的新教徒日益感到威脅,所以尤易傾向於尋求異教秘術以與前者抗衡。
勃拉瓦茨基夫人曾經預言:
1897年,世界歷史將從以物質主義為主導的循環期過渡到一個精神提升的循環期。在倫敦和巴黎無數秘術社團中,基督教神秘主義的所謂“千年盛世”說大為流行,幾乎人人都在熱烈爭論和熱切期待“新時代”的到來。
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便是沈溺於此道者之一。他不僅對此類預言深信不疑,而且還狂妄地認為,新的救世主將在愛爾蘭出世,他自己則扮演著類似先行者聖約翰的角色。
葉芝曾經說,沒有宗教他就無法生活。
<W.B.Yeats,Autobiographies,Macmillan,1955;repr.1956,pp.25-6.>
然而,他父親並不信教
而是信奉實證主義哲學
通過父親,葉芝曾受到過達爾文、赫胥黎、約翰·廷德爾等近代英國思想家的懷疑主義影響。這些因素妨礙了他接受基督教。
而為了反抗這些近代科學家“對生命的機械簡化”。他實際上需要新的精神支柱。因而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已開始在尋找宗教的證據。
1884年,葉芝剛念完高中的時候,讀到了辛奈特的《佛教密宗》,他立即被書中介紹的印度和藏傳佛教密宗的修行原理和方法深深吸引了。翌年,他與四五位志趣相投的同學好友成立了“都柏林秘術研究會”,自任會長,志在研究和弘揚東方宗教和秘法。他們不僅閱讀和討論時下流行的關於印度古典哲學、新柏拉圖主義以及降神術的文章,而且還按照其中介紹的方法修煉。
稍後,他們邀請正在倫敦講學的印度婆羅門摩希尼·莫罕·查特基到都柏林講學。這位通靈術士宣講的是古印度哲學家商羯羅所創吠檀多學派的離欲和出世學說及其靜修法門。他對印度教教義的精辟闡釋使葉芝心悅誠服,後者從此樹立了對輪回轉世學說的終生信仰。
葉芝後來在自傳中寫道:“那是我第一次遇到一種哲學,它鞏固了我的模糊的玄想,顯得既合邏輯又博大無邊。”(W.B.Yeats,Autobiographies,Macmillan,1955;repr.1956,p.91-2.)
葉芝自稱,1888年在一次降神會上,他曾有過魔鬼附體的切身經驗,並大受驚嚇。他後來常常自問:“那流過我神經的劇烈沖動是什麽。那是我自身的一部分……還是好像來自外部的呢?”(W.B.Yeats,Autobiographies,Macmillan,1955;repr.1956,p.181.)他始终都在寻求此类问题的答案。
後來,通過與梅瑟斯合作,葉芝正經地做了一些秘術研究和實驗,葉芝說,實驗的結果“使我信服,〔幻覺〕形象是從比意識或潛意識記憶更深的一種來源湧現到心目之前的。”(W.B.Yeats,Autobiographies,Macmillan,1955;repr.1956,p.183.)
通過種種實驗,葉芝得出結論說,
“我們的思維肯定影響鄰近的敏感頭腦,
而我們尚不確定是否還不止於此。”
(W.B.Yeats,Memoirs,ed.by Denis Donoghue,Macmillan,1972,p.77.)
他甚至相信,想像具有改變現實的力量。他後來在《紅玫瑰與金十字架修道會仍將是法術修道會嗎?》(1910)一文中總結說:
“一切靈力法術的核心原則是:我們在想像中觀想的一切——假如我們的意念足夠強的話——都會通過我們的靈魂或自然界的精靈起作用,在生活環境中實現。”(See George Mills Harper(ed),Yeats's golden Dawn,Macmillan,1974,p.265;Richard Taylor,A Reader's Guide to the Plays of W.B.Yeats,Macmillan,1984,p.7.)
毫無疑問,他已經基本上相信了確有某種超自然力的存在。但那是什麽呢?
“我還沒有清楚的答案,但我知道自己面對著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尤其是近代的亨利·莫爾所描述的‘世界靈魂’,它有一個記憶,獨立於具體個人記憶之外,盡管後者以其意象和思想不斷豐富著前者。”(W.B.Yeats,Autobiographies,Macmillan,1955;repr.1956,p.262.)
比起理論,我更喜歡聽象牙之門在鉸鏈上轉動的聲音,也相信只有穿過灑滿玫瑰的門檻的人,方能窺到遠方牛角之門的幽幽光亮。如果我們能夠不作他想,幹脆地發出占星家李利在溫莎森林發出的呼喚,也許對我們最好--女王,仙人的女王,來吧。’我們還應該像他一樣記住,上帝會在夢中訪問他的孩子。高挑的、周身閃耀微光的女王啊,靠近些吧;容我再看一看,你那濃密美艷的烏發。
- the end -
作者:COA中華神秘學會
工商時間
連詩人 葉慈/葉芝 都這麼用功了,你怎麼還不尋找自己的神秘學或者密契主義的地圖呢?
想更快速有老師引進神秘學的大門,那可千萬不要錯過
COA十月大課
【魔法書導讀指南】
報名連結:https://coaorg.blogspot.com/2021/10/72.html
留言
張貼留言